科研简报
“三区三州”区县教师教育新体系建设;公益组织联合起来才能干大事;打通学前教育“最后一公里”
作者:朱旭东;汤敏;方晋 发布时间:2019-05-27
摘要:

“三区三州”区县教师教育新体系建设 摘要:介绍了教师教育的“UGNI”创新模式,针对教师教育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未来需要重点落实的工作。 公益组织联合起来才能干大事 摘要:公益组织一定要联合起来才能“做大事”,把各方的最突出优势联合起来才能真正地做大、做强。同时,公益组织要注意与先进的技术、互联网的结合。 打通学前教育“最后一公里” 摘要:介绍了基金会的“一村一园”项目的实施效果与取得的影响,并就如何促进贫困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提出了一些建议。

  “三区三州”区县教师教育新体系建设

  朱旭东*

  一、“UGNI”创新模式,助力教师教育新体系建设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发现,区县教师教育体系的概念基本没有被涉及。因此,把区县教师教育体系这个概念渗透到区县层面就变得尤为重要,尤其是需要在区县层面进行顶层设计。

  区县教师教育体系如何构建?北京师范大学的教师教育精准扶贫大型公益项目建构了一个框架,即主要由区县教师发展中心、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校本教师专业发展中心、名师工作室等机构构成。由高校进行学术指导,帮助地区建立区县教师发展中心。该中心既负责统筹和管理,还要在每个区县建立涵盖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在这个过程中,高校要起到专业引领作用,区县教师教育机构还要起到地方组织和相关专业引领的作用,把教研室、进修学校、优质中小学、名师工作一同统筹并开展培训。同时还要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以及非政府组织的资金支持。

  最终形成教师教育的“UGNI”创新模式,即:以区县教师教育机构为核心,由高校进行专业引领,政府进行政策支持,非政府组织资金支持。虽然名师工作室、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等在一些省市已经设立,但是在区县层面把这些机构融合在一起,设立教师教育体系机构目前还没有涉及。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精准扶贫项目就是要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一个体系化的结构。

  该项目于2018年6月正式启动,启动会上来自北京、浙江、广东、重庆、吉林、云南、河北、贵州等地的20余位专家已经对青海等地的县级教育行政人员以及140余位校长、园长、名师代表等进行了培训,此后项目组对四川省凉山州、云南省保山市教育行政人员以及教师进修学校校长与管理人员、高校教师教育者、优质中小学校长等区县教师教育体系骨干人员进行了8次系统的能力提升培训和业务指导,共计培训397人次。

  二、教师教育新体系建设的问题和建议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发现了教师教育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1)区县层级只有培训概念,没有区县教师教育及其概念体系。未来希望把教师教育这个概念渗透到区县层级。(2)区县教师教育体系涉及面广,建设难度大。区县层面对于教师教育体系建设愿望很强,积极性也很高,只要为区县教师教育新体系建设提供有利的条件,找到根本问题,就一定能够把工作落地。

  对于教师教育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未来需要重点落实以下工作:

  (1)成立区县教育学院,把教育学院建设成为支持区县教育专业发展、提供区县教育发展政策咨询、进行区县教育实践改革的综合性组织,为区县教师教育新体系提供组织保障。

  (2)构建区县教师教育线上线下新体系,区县教师教育新体系由五个部分构成:一是区县教师教育的机构体系,二是区县教师教育的课程体系,三是区县教师教育的教学或活动体系,四是区县教师教育的师资体系,五是区县教师教育的网络体系。

  (3)建立区县教师教育新体系的保障体系,建立财政、师资等制度体系;建立政府、区县教育学院和大、中、小学以及幼儿园的联动机制,实现行政、专业、学术、实践的互动结合。

  公益组织联合起来才能干大事

  汤敏*

  (一)公益组织可以为乡村教育振兴做些什么?

  基础教育和学前教育都是发展快、需求大的领域,政府、企业、社会,都给予了很大支持。从需求角度来说,我国有大量乡村地区、贫困地区,需要以创新的手段促进其均衡发展,而公益组织在社会创新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有些人认为乡村教育振兴有政府的关心和投入以及企业的支持和参与就可以实现。但实际上社会各个层次都有其各自的分工,公益组织和政府、企业联合起来可以解决那些政府顾及不到、实施效果不理想,以及企业从商业角度无法涉足的领域。这就是公益组织在乡村教育振兴上的定位。事实上很多公益组织都在做类似的事情,比如怎样改变目前中国教育最底层的小规模学校使他们成为一个教育高地?如何将小规模学校的优秀案例进行更大规模的推广?这些问题就需要公益组织去推动和支持。

  (二)公益组织“新木桶理论”,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据统计,中国超过40%的公益组织都在为教育助力,却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过去各个公益组织都是在“单打独斗”。未来公益组织要想为教育提供更多的帮助,就需要以一种新的模式来发展,我们把这种模式称之为“新木桶理论”。过去的“木桶理论”指的是一个组织的最短板决定了这个组织的上限,而“新木桶理论”则是拿出每一个公益组织最突出的强项,大家共同合作,这样就能够为中国的教育事业贡献更大的力量。要想实施好“新木桶理论”,就需要各个公益组织通过跨界合作,充分发挥自身的“长板”优势,以一个共同的目标和评估方式通力合作,共商共议。

  以“青椒计划”为代表的教育公益项目,就体现了互联网时代公益“新木桶理论”的巨大潜力。例如:“青椒计划”联合了几十个公益组织,聘请最优秀的老师,专门为贫困地区老师进行培训。与“青椒计划”一起合作的不但有公益组织,还有像北师大这样的学术机构以及众多企业。有些企业研发了非常好的教育产品,但是没有办法输送到贫困地区,通过与公益组织合作,可以以捐赠的方式把产品输送到贫困地区,为贫困地区的学校提供许多创新的学习模式。“青椒计划”让许多像新疆和田、喀什这样偏远的贫困地区学校的教学得以顺利开展,让教师得到更好的培训。

  除了教育领域,类似的公益项目还可以应用到其它领域。乡村振兴是国家战略,乡村扶贫的关键就是乡村产业的发展、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以及因病致贫,而这些都可以通过公益组织把工作做到最基层。例如:大量的乡村青年需要发展,但是却得不到好的培训。公益组织可以与许多机构一同合作,开展返乡青年培训。同时公益组织还可以与医学院合作,开展乡村医疗的培训。

  公益组织一定要联合起来才能“做大事”,把各方资源联合起来才能真正地做大、做强。同时,公益组织要注意与先进的技术、互联网的结合,如果没有互联网等技术,项目落地也会很困难。这些先进的技术在商业领域可以取得成功,在公益领域照样可以取得成功。要利用先进的技术,为乡村教育插上翅膀,真正解决乡村教育振兴问题。

  打通学前教育“最后一公里”

  方晋*

  中国学前教育的薄弱环节在农村,然而中国儿童大多数恰恰生活在农村。尤其是中西部地区,村镇的儿童数量要显著高于城市。

  一、贫困农村学前教育面临的问题

  贫困农村学前教育面临的问题包括:(1)自然环境不利。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山大沟深,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可能一个居民点和乡镇中心之间距离有几十公里,孩子去乡镇上幼儿园非常不方便。(2)社会环境不利。由于历史和文化条件制约,这些地方的教育和卫生基础设施资源非常稀缺。(3)家庭环境不利。贫困、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看护人教育水平低……诸多家庭教育问题都集中出现在贫困农村的家庭中。因为人口迁移,很多这样的孩子都是在没有文化的祖父祖母的看护下成长,所以孩子的教育问题总是被忽视、被忽略。

  中国发展基金会“一村一园计划”曾在项目县中做了一个初步统计(13县上报数据共覆盖51781名儿童),结果显示40%的孩子是双留守儿童,25%来自精准扶贫家庭,9.1%来自单亲家庭。

  2009年,基金会曾委托北京大学在青海针对贫困地区儿童做过基线调查。结果显示,贫困地区儿童认知水平不足城市儿童的60%,语言水平不到城市儿童的40%。这和学前教育关系很大。上述基线调查中,有部分孩子我们一直跟踪到了现在。没接受过学前教育的孩子,到五年级的时候只有不到五分之一的人能在统一考试中超过平均分。而且这批孩子成绩是不断下降。一年级还有31%能超过平均线,三年级时这个数字变成了24.7%,五年级就不到20%了。

  怎么解决这些问题?既然学前教育不进村,那就要打通“最后一公里”,把学前教育送进村。现在,所有乡镇都有公办幼儿园,在稍微富一点的地区,甚至有民办幼儿园,但是村里没有。2017年农村普查数据显示,59万个行政村中只有19万个幼儿园,且幼儿园普遍设在乡镇一级。贫困农村地区居住分散,送孩子到乡镇上学困难重重,而且贫困家庭难以承担在县或者乡镇租房陪读的费用。同时,贫困地区学前教育管理专业水平不高,师资队伍较弱。

  基金会认为,打通学前教育“最后一公里”是阻隔贫困代际传递和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二、“一村一园”项目

  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增加对学前教育、农村贫困儿童早期发展的投入。对此,我们认为,应该以村庄为基础,构建贫困地区儿童发展服务体系,秉持公平原则,广覆盖,保基本,兜底线。实现方式服务可及,成本合理,保障质量。基于这样的原则,基金会作为公益组织做了“一村一园”的尝试。

  (一)项目实施

  2009年,项目最早在青海乐都开始试验,利用村里闲置的资源为幼儿提供免费学前教育服务。2012年,项目被命名为“山村幼儿园计划”,开始全面推广。我们很欣慰地看到,一些地方政府也按照我们的模式拿钱开展了推广工作。例如:云南和四川就提出了“一村一园”,要在每个行政村至少建一所幼儿园。此后这个项目被更名为“一村一园:山村幼儿园计划”。

  目前,我们在青海、贵州等9省、22个县(市)开设了1697所幼儿园,共计2347个班,招聘幼教老师2700余人,在园幼儿近6万人,累计受益儿童达17万人。

  我们利用村里的闲置场所,对现有资源进行适当改造后用作校舍,逐步改善教学环境,满足幼儿需求。不做更多硬件投入,而是把钱花到老师和孩子身上。招募本县大专和中职幼师专业毕业生做老师,对老师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定期交流,成立教研团队,提升老师的教研水平。贯彻教育部发布的《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课程是标准化和本土化结合,进行混龄教学。

  另外,基金会建立了网站和数据平台,让幼儿园定期上报信息,接受社会监督,社会公众在网站可以看到每个幼儿园的具体情况。我们也通过上报的数据做分析、做研究。项目管理是我们和地方政府合作一起做,形成三级管理的架构。

  (二)项目实施效果与影响

  项目实施效果很明显:(1)试点地区学前三年入园率显著提高。原来这些地方都是贫困地区,入园率非常低。(2)通过孩子上小学后我们继续跟踪的在学表现发现,上了我们办的乡村幼儿园的孩子学习成绩比从来没有上过幼儿园的孩子和其他当地幼儿园的孩子相比明显要高,但跟县城公办幼儿园相比有一点差距。另外,很明显的一个趋势性变化是,孩子的成绩会越来越好。66%以上的“一村一园”计划毕业的幼儿园孩子到了五年级时可以超过全县平均分。“一村一园”幼儿园孩子小升初阶段65%以上能排在前50%。

  这个项目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首先,全社会都开始关注这个问题,我们在众筹网站上得到了500万人的支持。其次,受政策影响,很多地方——比如青海、新疆,贵州、云南、四川,都在按照“一村一园”模式进行学前教育普及工作。最后,这个项目获得了WISE世界教育创新项目奖,成为该奖项创办以来第一个获奖的中国项目。

  三、希望与建议

  我们希望并建议:

  1.政府明确目标,把贫困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入园率提高到90%。

  2.学前教育必须进村。政府要承担起学前教育责任,在贫困农村地区实现“一村一园”。

  3.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充分使用闲置校舍,避免过几年因为村里儿童减少造成园舍浪费。

  4.就地招聘幼教老师。招本地中职或者大专毕业生,经过培训,为其缴纳养老和医疗等保险,解决当地学生就业问题。

  5.加大贫困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投入,按每班(园)五万元进行投入,相当于为每个孩子每年投入2500元。

  * 朱旭东,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教授。

  * 汤敏,国务院参事,中国教育创新“20+”论坛创始成员。

  * 方晋,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