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会议
何不建造真正的“新学校”--“台湾‘921’灾后重建经验分享研讨会”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0-06-24
--> --> --> 摘要:

除了满足不被震垮的标准之外,在废墟上即将重新挺立起来的新学校还可以秉赋什么样的教育新理念?灾难过后,既然很多事情需要重来——

除了满足不被震垮的标准之外,在废墟上即将重新挺立起来的新学校还可以秉赋什么样的教育新理念?灾难过后,既然很多事情需要重来——

头脑风暴:
  “为灾区重建什么样的学校?除了不会被震垮的标准之外,该赋予新的学校什么样的质量?”6月23日,在北京友谊宾馆嘉宾楼“台湾‘921’灾后重建经验分享研讨会”上,台湾建筑改革研究社建筑师吕钦文提出的问题大家普遍关心。学校能否不仅仅是封闭的学校,而是联结校外的场所?中国社科院教授李楯的问题同样引人深思。


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王蓉认为,在灾区教育重建中,学校的规划必须与社区规划相结合,而学校重建也应该和革新教育理念结合起来,全成本核算寄宿制学校,清查教育征地费用问题。学校建设应该体现“爱生学校”的理念。有时新与旧仅仅是理念问题,并不一定带来成本的巨额增加。“爱生学校”以儿童为中心,提供全纳性、包容性的教育环境,充分尊重儿童的各种权利,尽可能为儿童提供发展机会。校园安全、健康、舒适,有理想的教学环境,校园建筑形式独具特色,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融合,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环保理念,并且和学区、社区资源整合起来,可以作为社会终身学习的场所,可以作为社区的景观地标。
这些美好愿望怎样实现呢?四川教育厅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副主任彭玉奎觉得,在作新的城乡规划时应该把一些中小学校长吸收进来,听听校长的意见,更好地体现新建学校的教育功能。在李楯看来,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城乡分治格局致使原来获取社会资源较少的人在灾后重建中依旧有相同的遭遇。灾区重建规划应该

有更大的包容性,使当地人的需求表达出来。学校关系着国家、民族的未来,学校重建是灾区重建中的关键问题之一。
在学校重建中,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应该获得“重建”的机会。深入灾区的专家和志愿者都有这样的感觉,当灾区群众特别是儿童被组织起来参与志愿者工作时,他们会露出久违的笑容,意识到“原来我不是一无所有,我还有能力去帮助别人”。因此,在学校重建过程中,一些没有危险、力所能及的工作或许可以让学生、教师、社区居民参与,这既有利于他们获得和过去生活的联系,又能够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力量,从受者变成施者。这个过程也会加强参与者对学校的责任感。

会议链接:


“台湾‘921’灾后重建经验分享研讨会”在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联络部的支持下,由中国扶贫基金会“震后造家公益基金”主办,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资源中心承办。来自台湾和内地有关部门、高校、研究机构、社会组织的专家、学者近100人参加了研讨会。研讨会集中关注“台湾‘921’灾后重建的启示”、“灾后重建规划”、“社区重建”等主题。特别讨论了校园重建的模式、目标、原则和流程,重建中的少数民族文化保护、非政府组织的补充作用,乡级重建规划的制定,社区重建的灾民参与,志愿者参与方式创新等问题。还对未来区域重建、社区和校园重建的行动计划专门分小组进行了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