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所动态
做好预算:中小学校长面临新课题——访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王蓉
作者:靳晓燕 发布时间:2006-05-30

中小学预算编制制度是促进农村中小学财政行为的规范化、现代化的重要措施

教育周刊:2006年,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中央财政同时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安排公用经费补助资金等。按照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要求,建立健全农村中小学校预算编制制度,各项收支都要统一编入县级财政预算,并由县级财政部门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规定办理资金支付。于是,做预算就成了农村中小学校长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他们会问,为什么要做财政预算?

王蓉:在我国农村地区全面建立中小学预算编制制度对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的顺利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这是合理配置公共资源、促进公共财政体制完善的必要措施。农村中小学预算制度的建立,将有助于明确各级政府保障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责任,建立各级政府合理分担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机制,增强财政对义务教育经费的保障能力。按照政策设计,农村中小学预算草案需提交县级人民代表审议,保障法定增长,预算的法制性、民主性和约束性大大增强。第二,这是在农村中小学财务管理中贯彻依法理财、民主理财和规范理财原则的基础。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人员经费核算到个人,杜绝了“吃空头”现象;公用经费按学生人数核定,使学校开支透明化;项目支出经多方论证,提高了项目预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新机制的实施意味着在我国农村地区,政府和公办学校的财政关系正在发生重要的改变。长期以来,在我国很多地区,政府就没有为单个公办学校明确制订预算的制度,资金拨付无常规性。另一方面,政府代之以财政投入的是给学校一定的政策,例如允许使用国有固定资产创收,向学生收费等,来使之完成政府交给的强制性任务。这又造成学校主体对于获得的国家资源和所获得的决策权力的处置的非契约性和随意性。从这一角度讲,中小学预??编制制度是重要的促进农村中小学财政行为的规范化、现代化的重要措施。

农村中小学预算要清晰地反映学校所有收支项目

教育周刊:中小学教育预算具体应该怎么做?包含哪些内容?

王蓉:农村中小学预算以学校为基本编制单位,村小(教学点)纳入其所隶属的中心学校统一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