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所动态
黄晓婷副研究员就PISA的理念、技术与结果问题举办专题讲座
作者:张眉 发布时间:2016-12-26

  2016年12月26日,我所黄晓婷副研究员在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402会议室举行了题为“解析PISA 理念技术与结果” 的专题讲座。

  黄晓婷首先介绍了国际上几个主要的大规模考试PISA、TIMSS 、IEA 和PIRLS的基本情况,并对比了PISA与其他国际考试的不同。PISA作为目前国际上最广泛参与的大规模考试,以“素养(literacy)”为核心,主要考核15岁3个月到16岁2个月的学生的科学素养、阅读素养和数学素养,通过收集背景数据,提供教育公平的国际视角。黄博士介绍了PISA测试的三种核心素养的定义及其特点,并就PISA如何测量学生“素养”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讲座中,黄博士以科学素养为例,介绍了PISA的测试框架,并从一定社会生活背景下对科学素养的能力、知识和态度进行了详实的介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PISA工具的开发、翻译与本土化、全球试测和最终定稿等技术内容。

  在对PISA结果进行分析时,黄晓婷就PISA的测量学分析理念,以及如何应用项目反应理论(item response theory)估算学生能力,为什么不能使用原始分,考试分数的跨年度等值、试题难度的国际可比性的检验、能力等级的划分以及抽样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就PISA结果中的质量与公平问题、PISA结果的影响因素、各国对PISA结果的使用以及PISA面临的争议和挑战等问题进行了介绍和探讨。

  黄晓婷认为,没有一种测试是完美的,但PISA的价值在于,一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球视野;在测评技术上,为我国的中考、高考等考试以及不同阶段素养的测评提供了借鉴;同时,通过PISA的结果,可以为我们重新审视我国的教育公平问题提供了不一样的视角。

  公众教育研究院院长张勇担任本次讲座的点评嘉宾。除了现场讲座外,本次讲座还通过教师走起直播平台进行了在线直播,大量来自线上线下的听众的积极关注和参与了本次讲座。在讲座后的提问与回应环节,主讲人和听众还就PISA抽样的代表性、PISA的本土适应性、PISA结果的政策含义、PISA的功能、PISA测试中的家庭经济背景和孩子的敏感度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交流。

 

点击看大图